第2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1)
(第31条~第127条)31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讲解:项背强几几,就是头颈可向前后伸,左右活动不利的样子,形容项背拘急。太阳病本身头项强痛、恶寒,又出现项背拘急、无汗、恶风,就用葛根汤治疗。葛根汤就是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恶风用桂枝汤,无汗加麻黄,项背强加葛根,前文14条桂枝加葛根汤证中,“反汗出恶风者”,就是针对此条而言,“反汗出恶风”为这两条方证的鉴别要点,不应忽视。葛根汤也是一个解表方剂,临床应用特别重视恶风、恶寒严重,且葛根为解肌药,对于肌不和的项背**有特效。肌不和的原因很多,有因为热伤津液,津液枯燥,组织营养失调者,此处病因侧重于停湿停水,阻滞气机,束缚筋肉,桂枝汤加麻黄可以发汗驱水气,配合葛根解肌,则病可愈。《金匮要略》中有痉病,即项背强达到一定程度,使身体向后拘挛,痉病时现太阳证时亦用葛根汤治疗。
葛根汤临床可用于感冒、流感,见无汗、恶寒很重而项背拘挛症状。
32碧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讲解:本条拓展葛根汤应用范围。“必自下利”为倒装句,应看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因为太阳阳明合病,不一定都下利,后文还将提到太阳阳明合病,就没有下利而见其他症状。如果下利,可以葛根汤治疗,而且这种下利,不是吃药后的反应,而是“自”下利。此病同时发作太阳病,又有属里之下利,里者,阳证为阳明、阴证为太阴,此处即是里阳证与表阳证同时发作,叫做合病。若先有表阳证,表证未罢,复又传里,出现里阳证,称为并病。此时下利是一个病,如果下利见于太阳病,说明此病有从表解的机会,而不要看成葛根汤是一个治下利的方剂,下利而见表证,如果无汗,可用葛根汤,葛根不仅有解肌的作用,还有治下利的作用,用其他发汗剂就没有治利的作用,以发汗法治疗下利,是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同是外感兼有下利,无汗用葛根汤,有汗用桂枝汤,这与后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与桂枝汤”可以互参。
33碧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讲解:此条亦讲太阳阳明合病,有不下利的情况,说明上条为倒装文法。表里同时有病,不下利,仅仅是呕吐,就用葛根汤加半夏止呕,这里的呕吐也是欲从表解。临床实践证明,本方除治此证外,既下利也呕吐者,也可用此方。
葛根甘寒,《神农本草经》言其治“身大热、消渴”,于胃有碍,若病人胃不舒,食欲不振,就要加半夏驱水,也可再加甘药发挥健胃作用。葛根加半夏汤的煎法与葛根汤相同,先煎麻黄,因方中葛根成分不易溶于水,故与麻黄同时先煎,去上沫。
34碧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太阳病原本是桂枝汤证,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大夫没有用桂枝汤,反而用下法。里边本没有病,一吃泻药,里边就虚,外邪乘虚而入里,就发生利遂不止。外邪性质为热,热邪协同下药入里而泻利不止,古人称此为“协热利”。误治造成协热利,同时表证未解,脉促,寸脉浮,脉浮在前,其病在表,促又有迫近在外、迫近在表之意,现在脉促说明表邪未解,表里俱热,热壅于上,故而作喘。汗出有两种原因:内热可致汗出;桂枝汤证未解也可汗出。以葛根芩连汤治之:葛根有治下利的作用,大量使用也有解表解肌的作用,黄芩、黄连味苦有收敛作用,也可治利,葛根配合黄芩、黄连,一方面去热,一方面治利。苦寒药可以治疗热利,但不是所有苦寒药都有这一特性,如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均可治利,栀子、大黄之类则无此作用。炙甘草常说用于“调百味”,其实在此处更有缓急迫之功,此病“下利不止,汗出而喘”乃陷于急迫之中,故以甘草缓急。
临床小儿痢疾见此方证者较多。
35碧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讲解:此条开始论述麻黄汤的运用。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汗、无汗。因其无汗,体表水分较多,水多热亦多,就对皮肤内层产生一定的压迫,刺激神经,故而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处不疼。相比之下,桂枝汤证可汗出,故水分对机体压迫也较轻,疼痛不著,且毒素在体内瘀留较少,也不会上及于肺而作喘。麻黄汤证一点汗也不出,脉中水分充盈而脉紧。体表排泄废物的功能受阻,毒素不得外泄,蓄积于肺而喘,与西医一见喘辄用麻黄素不同,古人用麻黄汤治喘是很有道理的,若没有表证则不用麻黄汤治喘。
麻黄汤中,麻黄配伍桂枝发汗力强,麻黄配伍杏仁定喘,甘草缓和喘痛之急迫。与太阳中风表(阳)虚的桂枝汤证相对,此方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正方,发汗力强。煎时亦先煎麻黄,去掉上沫。
36碧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讲解:本条论述一病,初看似太阳阳明合病,证见喘而胸满。因为太阳病可见喘,阳明病胃中实闭,大便不通,邪气向上压迫膈肌,膈肌不能配合呼吸运动上下移动,也可见喘,此喘由下及上,多伴见腹满而喘。此处喘而胸满,是由于表邪不解,气不得旁达,向上冲逆,波及于肺而喘,喘而呼吸短促,使得胸部内压增高而见到胸满,实与阳明病无关,不应服泻药,而应与麻黄汤解表。本条言合病,意在言明二阳均可致喘,医家应仔细鉴别太阳、阳明引起喘证的不同:由于里实造成的喘,用麻黄汤发汗,越发越重;由于表不解的喘,用下法则更坏。
麻黄汤证以喘为主,以满为客,由喘而造成胸满,里实证一般来说是先有腹满,而后见喘。
37碧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十日以去”,当为“十日已去”,本条情况临床最为常见。这种情况不一定十日之后才发生,临床上太阳病三四日即可发生。表证已解,脉虽浮但细,细主血少,浮细说明在表的津液亏少。嗜卧,为邪在半表半里少阳柴胡证的一个特殊症状,病入里则困倦无力、嗜卧,此时若再服发汗药则误,因其表邪已解。后文提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言病开始在表,机体欲发汗,将体液输送到体表,准备汗出祛邪,这一阶段过后,病不在表,入于半表半里,正气、津液亦随之入于半表半里胸胁之处,再图正邪相争,而此时在表的气血减少,故脉浮细。太阳病脉浮而不细,脉浮细则病不在表,有入里之势,如果困倦嗜卧,则说明表邪已解,入于里脏,此时若仅有嗜卧,不能确定的说就是柴胡证,但此时见到胸满胁痛,才是柴胡证,须用小柴胡汤。仲景深怕后人以为十余日就是少阳证,特地强调“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而不细,没有胸满胁痛、嗜卧症状,该解表还应解表,无汗仍需用麻黄汤,说明辨证不应局限于时日。
此证临床常见,病人高热,脉浮细,困倦无力、恶心、胸胁满、往来寒热,这时要用柴胡剂,如果还有口舌干燥、舌上白苔,还应加入石膏。临床很多高热不退,多属此证。
小柴胡汤既是解热剂,又可健胃止呕。方中柴胡用半斤,分三服,每服相当于八钱,《神农本草经》言柴胡“主心腹结气”。黄芩与柴胡同为苦寒,可解热去烦、去胸胁满痛。脉浮细,主津虚血少,血者,非西医所说血球,而是血液,血中之液,也属津液范畴,津液生成赖于胃,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均可健胃生津,驱邪外出。少阳多呕,以半夏伍生姜和胃止呕,故论中常以呕言少阳病,而以渴言阳明病。
38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六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枚,石膏(碎)如鸡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讲解: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为太阳伤寒麻黄汤证而此处言中风,关键在于应出汗而汗不得出,故发烦躁。
麻黄、杏仁、桂枝、甘草为麻黄汤,生姜、大枣、甘草、麻黄、石膏为越婢汤,本方即是麻黄汤与越婢汤合方而成。越婢汤治风水即水肿兼有外感发热,里热蒸腾,汗液欲出,而表实汗孔闭郁,汗不得发越,故郁而发烦躁。本条虽名之“中风”,实指越婢汤证汗出而言。可见“伤寒”、“中风”的主要鉴别点在于汗出,汗一出脉即不紧,身疼亦减,不汗出则脉紧、身疼痛。
麻黄汤证虽无汗而不烦躁,一见烦躁内必有热,此条为有别于麻黄汤,特将麻黄汤证“无”汗变为“不”汗出,即有汗应出而不得发越之意。脉微弱、汗出恶风,为真正太阳中风证,则不能服大青龙汤,仲景深恐后人误将上半段认为真是太阳中风证,特意言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以警后世。服后大汗亡阳,津液不达四末故厥逆,津液丧失,无以柔养筋肉,故筋肉跳动,则为误治。
大青龙汤麻黄用六两,一剂三服,配合桂枝、杏仁、生姜,发汗力量更大。方中石膏清里热,可阻碍麻黄发汗之功,故麻黄用量大,使汗出顺利。临床治疗肾炎水肿常用此方或越婢加术汤,但不可草率用之,更不要一下就用大量麻黄,曾有服大青龙汤后大汗不止,亡阳毙命之例。临床上恶寒、无汗,可在葛根汤及大青龙汤中选择应用,若见口渴、烦躁则用大青龙汤。本人曾患急性肺炎,恶寒极重、口渴,未服大青龙汤,而服葛根汤加石膏,虽当时汗出热退恶寒减,但未几热势又起,恶寒依旧,后终服大青龙汤而告痊愈。本方临床上可用于肾炎水肿、急性肺炎、小儿肺炎等疾病。
39鄙撕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讲解:此条伤寒指恶寒而言。人体皮下肌肉组织如果停水则感到身沉重,但脉中未到充血程度,故脉浮缓而不紧,身不疼,后世注家多理解此处脉浮缓亦指中风,故有“麻黄汤证为寒伤营,桂枝汤证为风伤卫,大青龙汤为风寒伤营卫”鼎足而三的理论,实则误也。本病为水气病,水气尚未弥漫全身,乍有轻时,说明水气尚可流走,流至一处则一处沉,流走则轻,若病再重,则无有轻时。“无少阴证”与《金匮要略》有关,《金匮要略》有言“水之为病,脉沉小者,属少阴”,少阴病,应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若脉不沉小者,应服杏子汤,即可能是大青龙汤。
本方不仅为解表重剂,亦为发越水气的重剂。
40鄙撕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芫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阅读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