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第4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1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4)

需要提出的是,白虎汤证可见大汗、烦躁、脉洪大等症,至其津液丧失严重,方可见口渴一症,此时就需加入人参健胃。后世认为此时应当滋阴,但应想到,胃气不充,津液不生。尤其是在白虎汤中,大量石膏、知母的应用,更碍胃气,必须加健胃之品,人参本为治疗胃虚的心下痞硬,人参补气,补气就可以生津液。一般认为石膏是解渴药,实际上石膏是解热药。凡是白虎汤证无一条有“口渴”症状,口渴的治疗是靠人参来实现的,后文中“欲饮水数升”、“渴欲饮水”、“大烦渴”均加入人参,可见人参具有健胃生津的作用。知母去烦躁,与石膏配合以去热,但过于苦寒,故加粳米、甘草,甘药补脾,粳米煮后产生一种胶黏质,质地黏滑可以护胃。如果口渴,光用粳米、甘草无济于事,故用人参健胃生津,配合粳米、甘草,胃气才得以复健。临床应用如仅见口舌干燥,脉洪大,而不烦渴,可以单用白虎汤,不加人参。

服法中,粳米煮熟则药亦煮成,这一方剂煎煮时间较长,相对于前面几个方剂的“以水六升”,此处用水一斗煎煮。临床应用含有石膏的汤剂,也应该多加些水,多煎一些时候,或者可将石膏先下。

27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擘)四枚,生姜(切)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讲解:太阳病发热恶寒,说明表证仍在,热多寒少,是指发热、恶寒二者相比,而非指本病较他病热象更剧。太阳病中恶寒是一个主要症状,寒少说明表证欲解,热多说明有转为阳明里热证的趋势,但是阳明里热证(白虎汤证)脉势洪大,此处脉却微弱,这一脉象有两种含义。

(1)虽是恶寒,但表邪欲去,虽是热多,但里热症状并不明显;

(2)下文自注“此无阳也”,应与前文“脉微者,为亡阳”对照,可知本书中“无阳”,就是指津液匮乏而言,而不是阳热之意,上文“热多寒少”就可印证。脉微弱时,虽无汗出而不可以麻黄汤大发汗,发汗则更伤津液。其证虽不能大汗,但发热恶寒之表证并未全解,故以桂二越一汤清肃表里,微微发汗。越婢汤出自《金匮要略》,《伤寒论》未提及,此汤由麻黄、甘草、生姜、大枣、石膏组成,用于治疗风水,证见全身肿胀、脉浮、汗出、身无大热,与“喘而汗出,身无大热”的麻杏石甘汤证相似。身无大热是与阳明里实热证之身大热相比而言,但却有里热,故以石膏清之,表证亦有,故用麻黄宣之。越婢汤中麻黄用六两,相当于18克,桂二越一汤中麻黄用十八铢,不到现在的3克,仅为越婢汤中用量的八分之一,失去发越水气的作用,桂枝汤用原方剂量的四分之一,用量极轻,二方相合则改变原始作用。桂枝配麻黄可出大汗,石膏配麻黄反倒可以治汗出,此方中既有麻桂,又有麻石,既可汗出,又防过汗,故可清肃表里。

三方相比,麻桂各半汤为麻、桂二方相合,可微微发汗;桂二麻一汤桂多麻少,发汗之力更弱;桂二越一汤为桂、越合方,不但发汗力最弱,更可表里相兼,加入清肃一面。

28狈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茯苓、白术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加茯苓、白术。

讲解:此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应遵《医宗金鉴》之说改去桂为去芍为当。文中“头项强痛,翕翕恶寒”表明表证未解,若去桂,何以解表?本条应注重“仍”字,本病一开始症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医者看见“头项强痛、翕翕恶寒”就认为是表证,就用桂枝汤,又看到“心下满微痛”,认为是里实证而下之,均非对证。虽然经过误治,但症状并未改变。

此证临床常见,寻常外感,发汗可愈,但里气闭塞,表气因而不能通透时,必须解表兼利小便。如果里有停水而小便不利影响到表邪不解,那么非利小便不可,不利小便,无论发汗、泻下均难奏效。

前文气逆上冲而“脉促胸满”时,曾去芍药。气逆上冲,引导小便不向下行,以致小便不利时,仍应去芍药,而应用有平冲降逆的桂枝(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剂均是)。白术(或苍术)性温,可健脾胃,偏于治胃中停饮,但无饮之时或有热象,则不用(苍)白术,以防刺激胃而发炎、出血;茯苓性平,亦治胃中停饮,而长于利小便,神经官能症见心悸、烦躁、失眠多用之。本证小便不利、汗不出、气上冲、而心下满微痛兼有表证,故以苓术渗利、桂枝解表而病可痊愈。

29鄙撕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

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浸)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讲解:伤寒应脉浮紧而无汗,此处反自汗出,小便又数,津液大伤。此证源于胃虚,“上虚不能制下”,胃土难以制水,且胃虚一身俱虚,小便失于收涩,以致津液竭于内,而成脾约证。脾约证不能用承气攻下,而应以麻子仁丸生津润燥。心烦,为胃不和,内热欲生的征象。微恶寒,说明虽冠以伤寒,但此时表邪欲罢。因津液亡失,不应发汗,反与桂枝汤,则为误治。凡是该发汗之病,若小便数,则不可发汗。《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讲到:“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即言水气在表可汗之,惟小便数,里虚津液不守,再一发汗,津液更伤。自汗、脉浮虽似桂枝汤证,但小便数,津液失不能养筋而脚挛急,且表证所剩不多,仅仅微恶寒而已,此时服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即可。

本证不应服桂枝汤而误用,服后立刻血液津液亡失,难及四末故令四肢逆冷。上焦失其润泽而咽干,烦躁与心烦更重,又烦又躁与吐逆同为胃不和的表现。甘草干姜汤,以甘草为主,既可养液,又缓急迫;干姜用量很轻,配合甘草健胃止呕、温中缓急。甘草干姜汤加附子即为四逆汤,加参术而成理中丸。此时恢复胃气为第一要务。若仅着眼于咽中干而用生地黄、麦冬等药滋阴救逆法,必死。胃气恢复,津液方生,复其阳,就是恢复胃气,以生津液,四肢便温。

服了甘草干姜汤,呕逆烦躁止,厥愈足温。此时脚挛急未愈,与芍药甘草汤,芍药苦而微寒,可治挛急,后文腹痛就在桂枝汤中加入芍药以缓急止痛,其他部位的拘挛疼痛,也可用芍药治疗。其实本病一开始就应以芍药甘草汤养液缓急。

本病心烦、小便数为虚,经甘草干姜汤及芍药甘草汤后,他症均解,惟胃不和仍在,而又有谵语一症出现,此时“少与”调胃承气汤,调畅胃气即可。用药不仅是方中药味起作用,与药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如前文讲的桂二麻一汤,表邪非常轻,不必用大剂的发汗药,调其量而适其病,如果按照阳明里实热证的病情开出调胃承气汤,病人必难承受。谵语虽因便结,但此便结,仅是因为津液亡失而致,不必强攻。

若假设自汗出、小便数时,以麻黄汤大发其汗,再加烧针迫激其汗,如此一来,病人也要四肢厥逆,但此绝非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必由阳证陷于阴证重证,须以四逆汤治之。

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干姜二两,分一煎二剂,每剂甘草6钱,干姜3钱。以甘草为主,缓急迫,与干姜合用,为辛甘并用,温中健胃,扶胃气、养津液,以治四肢厥逆。本方亦可治小便数、遗尿等。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各四两,不仅可以治脚挛急,亦可治腹中痛,对于下肢软弱无力也可应用,古人名之曰“去杖汤”。

调胃承气汤:炙甘草甘味黏滑,有护胃之功,故使泻下不重。此外炙甘草可以导致小便不利,使水肿无出路,不利于水肿。

四逆汤:为甘草干姜汤加附子,在三阴篇多有论述。附子偏于治下,用治下利,入肾温下元;干姜偏于治上,用治呕吐。二药合用,彻上彻下,无处不温,古人云“附子得干姜而治寒”,温中回阳作用强。

30蔽试唬褐は笱舻,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像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讲解:本条为上条作注解。前半部分依上条设问,阳旦汤就是桂枝汤,据证候来看是桂枝汤证,但是按法服桂枝汤,不但不好,反而增剧,变为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谵语,师曰:到了夜半,手足温、拘挛缓解,这是如何预料到的呢?

后半部分作答:此病开始是虚证,寸口脉浮而大,浮大其外,内中空虚。浮为风,言其有外感则发热;大为虚,大脉按之滑为实热,若不任按则为虚,津液虚则两胫挛。根据处以桂枝加附子汤来看,应有类似第20条汗出、遂漏不止的症状,又增加桂枝用量以解表,桂枝配合温经的附子,更使之汗出,更加亡津液,即亡阳,故尔烦躁、咽中干、厥逆、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此时可与甘草干姜汤,以补其虚,救津液为要,复脾为胃行其津液之功。胃主消化,津液精微的输送需赖脾气,如胃中空虚无津,则脾为胃行其津液之功受到制约,此时不需滋阴生津,仍以治胃为要,津液自生。服甘草干姜汤后,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此为古人看法,一过半夜,就是由阴转阳的过程,胃阳得自然之阳,病即可愈,其实白天吃这个汤药病也能好。但这时仅治了两足厥冷,津液未全恢复,两胫仍微拘急,服芍药甘草汤,尔乃就是不久,脚就好了。此时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不可大力攻下,稍用调胃承气汤,让大便稍稀一点,就能止其谵语。所以可知病愈。

小便数时,桂枝汤就不能吃,桂枝加附子汤也不能吃,绝对不可发汗,伤津发汗是为大忌,这就要求医者问诊一定要详细。临床常见既有感冒,又有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先不发汗治感冒,先服猪苓汤治小便频数即愈。

桂枝汤治发热汗出,但如有其他症状,就应全面考虑,整体辨证。有小便数,即是发热汗出、脉浮,也不可用桂枝汤发汗,伤津后的脚挛急、心烦,津液枯竭而见胃中不和,就更不能发汗。

如一开始用芍药甘草汤不解,而又兼有表证,可以应用后文提到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白虎加人参汤”也可应用,就需辨证治疗。本条重点不在此证用何方治疗,而在于讲明伤津之后忌发汗的道理。就本条前后看,应服芍药甘草汤为最好,芍药甘草汤育阴生津,也可以治疗小便数。甘草干姜汤证说明津伤也有因胃虚而起,此时如不治胃,仅以生地黄、麦冬滋阴,胃受滋腻药物之碍则津液难生,越治越坏,故治病必须根据现有症状加以分析,不可主观。后世医家,往往对用辛甘的甘草干姜汤治疗津液虚难以理解,这就需要辨证,常说“甘温除大热”,不是说遇到大热,就用甘温法,如桂枝汤治发热,脉必须弱,人有伤津的情况出现,若大青龙汤证则脉浮紧、无汗,服桂枝汤则病剧,这就需要明辨一个方剂的适应证。

阅读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