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理工天下」

二一一 承包创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从今天开始,皇家资本,所有的,都要收归皇家结算部管理。”李治环视宗师会议的列席代表。经过开国分封,四十多年的发展,宗室,分封的亲王已经高达三十多名。这些人坐在一个小型会议室里,大气都不敢出。这里不是朝廷,而是宗族的****会议。

“朕不强迫你们。总之,要么交权拿钱。要么交权,朕给你们五十年俸禄买断,自己持有自有产业。总之,朕的天下,税权绝对不会留给私人。”

没错,李治要收回亲王的种种特权。土地现在已经不值钱了,他们多持有点没有问题。如果他们敢提高地租压榨农民,善水教和垦荒团就会蜂拥而至来挖人。他们可以提供土地,提供资产,只要你能下地干活,你就可以富足。虽然大唐奴婢法案并没有把良贱区分,但土地需求的情况转变以后,劳动力的价值立刻就让想囤地致富的地主们傻了眼。

他们就像一群抢工人的企业主,工资开低了,没人来。辛辛苦苦攒的地还要交租,如果入不敷出,只能退地,还给国家重新分配。工资开高了,他自己又赚不着钱。好嘛,抢劳动力,来竞争……那囤粮食管用吗?

不管用,自从大唐境内水运通行以后,粮食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运达天下。你把粮食囤成酱油,别人也不会饿着。

皇帝的态度这么坚决,皇家宗室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知这事没法反抗了。不过还是很多人有了各种想法。

“陛下,那不知道以后,这样的政策会不会得到延续……”这个意思很委婉,那就是就算李治坚持这个政策,等他过世,分封的子女也成了亲王。如果他一刀切了以前的王,以后的王却有这样的福利,这样的落差谁也受不了。

“经过改组以后,皇室资本会有明确的配额,新任的皇帝会得到一部分,但朕可以保证这样的政策不会得到改变。除了皇帝,其他亲王也不会有什么特权。最多是资产。朕即位之初,朝廷根本就已入不敷出,现在朕多拿一点,留给我自己的后人,你们难道有什么意见?”李治和这些傻亲戚可不会客气,虎目一扫,还有几个想反抗的人也承受不住,把头缩了回去。

不过有一个亲王站了出来,是他名义上的叔叔李元洋,他紧盯着李治的双眼,不卑不亢的说道:“陛下,臣不想拿买断的钱。不知道陛下肯不肯拿一部分产业代替,或者准许臣开办工厂,哪怕没有特权,但求陛下看在亲戚的份上,帮衬一二。”

李治毫不示弱的朝他看了回去。李元洋是李渊晚年的儿子之一,比李治大不了几岁,两人看着更像兄弟而不是叔侄。

过了好一阵,李治点了点头:“很好,很好。李元洋,朕很欣慰,我们宗室中终究不全是要混吃等死之辈。可以,我会拿部分工厂的股份给你,或者你也可以选择重新创业。我会给你派几个人。你自己选,要么在一个小厂从事管理,干得好,分红也多,要么白手起家,自负盈亏。我帮助你正常营收以后,咱们就经济上两不相欠。”

李元洋岂是没有眼光之辈,他想也不想:“我要白手起家,自负盈亏。”

“好,好!”李治更高兴了。“我会给帮助你建设一个轻工产品的工厂。主营织布,印染,成衣等商品。我看好你,希望你能打拼出一番天地。”

当下也有几个人站了出来:“陛下,我们也想创业。”

宗室的生活,看起来优越,但更禁闭,敏感。永远有一层若有若无的压力笼罩在他们身上,甚至他们的家属身上。

“没有问题,不怕你们人多,就怕你们不敢。”

轻工业产品,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拳头主打产品,在脱贫致富,抢占资本方面拥有无敌的优势。虽然在唐代,甚至还没有出现黄道婆引入织布技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李治也希望有一个强力的产品帮助他推动货币改革。其中让其中重要的代币——布匹和绫缎贬值退出市场,也是重要而阴险的一步。

根据记载,吐蕃占据河西走廊以后,在与唐代的贸易中,每匹马可以卖出四十匹绫的高价。这相当于八十贯的货币,但是在唐境内市场的民间交易中,马匹只值不超过十贯的售价。唐代的经济虽然正在逐渐强盛,也扛不住这样被宰啊!按照每年最少一万匹马的采购额度,唐朝朝廷在马匹贸易中,就要被吐蕃痛宰超过七十万贯。

要不然,现在西部很多民族的传统服装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丝绸和布呢?他们连粮食都不用吃,怎么穿上面比内地汉族还讲究,就是因为卖马让他们个个都不缺丝绸不缺布,简直就是当时的土豪。

宗室会议立刻成为了有志向的宗室承包创业任务,当然也有三分之一的宗室选择了交出特权和财权,抱着李治的大腿混吃等死。李治会拿出皇家资本集团10%的分红,作为这些宗室的份额。其中高阳公主因为有权开府,尽管嫁了出去,也得到了1%的股份。她也顺理成章的把清晰了产权的她名下的奢侈和精品店品牌富贵坊正式纳入了她完全的管理下。

把资本系统理清楚以后,李治手下的资本主要有能源供应商晋煤集团,金属,大型机械制造商定州集团,高级机械制造商西京动力,精密仪器定州精密,皇家内河航运。皇家远洋船业。这些除去小额度的其他个人的股份,大部分股份都被皇家控制。这些集团每年的营收超过了三百万贯,利润超过了八十万贯。但每年五十万贯的利润都会被朝廷以现金的形式拖欠。

朝廷作为皇家产业最大的买家,每年直接购买超过两百万贯,支付的货币比较少,大多数以粮食,代用货币和资源等形式直接抵扣。这个做法无形中降低了很大的征税额。如果改变现有通货缺乏的现状,不仅皇家集团的资金周转会更便利,朝廷的营收也会明显提高。等朝廷的文官认清这个现实以后,自然也会跳上李治的贼船。

皇家资本中最不起眼的就是皇家结算院。这个不起眼的没有任何销售的部门持有皇家所有的地产和建筑。虽然理论上,中国的土地都是属于皇家,但随着土地税和房屋税的开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承认了这些产品的私有制。

自从国家天然具备征税权以后,私有制变成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马克思并没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和眼光认清经济系统的本质,也没有理解金融技术和工程技术对国家概念的影响。

打个比方,现代中国土地仍然归国有,土地出让使用权是有期限的,比如居住是七十年。而在西方虽然土地属于私有,名义上永远不能剥夺。但国家会征收1%左右的土地税。

如果一块地现在价值100元,如果在中国你购买,相当于100元承包了70年的土地税。而在西方你花100元买了地,还要每年交1%的土地税。算上利率,价值涨幅,到最后其实很难说到底谁花的钱多……

不过有一点倒很清楚:穷人有能力每年支付一点点税金,但很难一次支付一笔很大的资本。这样的机制也许可以促进资金的流转,激发高储蓄国家的经济活力;但同时也是让穷人十分痛苦的。

按照笔者的观点,可能七十年后,朝廷会顺利的通过新的法律,放松土地监管和使用,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顺利转变为国际通行的土地税的形式。

想想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土地仍然不算私有,而属于国家机器。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阅读大唐之理工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唐之理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