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第43章 七世远亲 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刘秀对付隗嚣的策略是:不奢望隗嚣主动效忠,而是要让隗嚣不得不效忠。因此,先是借助马援,使隗嚣和公孙述反目成仇,断了隗嚣的退路。接着,再积极拉拢窦融,抄掉隗嚣的后路。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和刘秀乃是七世远亲——刘秀为汉景帝七世孙,窦融七世祖窦广国,则为窦太后之弟,汉景帝之亲舅。

窦融之妹,嫁于王邑为小妻。窦融靠了妹夫王邑的关系,在王莽的新朝颇得重用。王莽末年,窦融从军,屡吃败仗。先任太师王匡之助军,东征赤眉军,大败而归;再随王邑进讨荆州,惨败于昆阳;汉军入关之后,王莽拜窦融为波水将军,窦融与汉将韩臣大战于新丰,再度败逃。

王莽覆灭,窦融降于刘玄。刘玄拜窦融为巨鹿太守,窦融拒不赴任。

窦融打仗不行,形势却看得极准。刘玄虽然已经定都长安,中原却依然混乱不堪,战火兵灾,方兴未艾。窦融无意为刘玄卖命,当然不肯到中原蹚浑水。

窦氏家族,四代经营河西(凉州地处黄河以西的五郡——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统称河西之地。窦融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威信素布,追随者众多。窦融于是托请刘玄的老丈人赵萌,希望调往河西任职,居然得偿所愿,被改封为张掖都尉。

窦融大喜,举家赴任,广结雄杰,招抚羌胡,河西翕然归之。

更始政权垮台之后,河西五郡结盟自保,窦融被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太守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人共推为大将军,出任联盟首领。

隗嚣初起兵时,曾攻占凉州全境,将河西五郡纳于囊中。后来隗嚣投降刘玄,到长安晃悠了一圈,等到再逃回凉州,却发现河西五郡已被窦融生生霸占,不复为他所有,其心中懊恼,可想而知。隗嚣虽想夺回五郡,慑于窦融的实力,却也并不敢发兵硬抢,只能接受这一既成事实。

此时的隗嚣,有意割据一方,但他能否成功割据,卧榻之旁的窦融,其态度至关重要。隗嚣于是遣辩士张玄前往游说窦融,大家一起割据。

张玄说窦融道:“刘玄称帝,迅即败灭,表明汉室气数已尽,刘氏不可复兴。如今天下豪杰竞逐,雌雄未决,窦将军当善保河西,与陇、蜀合纵,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

窦融于是召五郡太守豪杰计议。

赞成割据河西者有之,曰:“河西殷富,带河为固,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何必屈居人下?一旦听命于人,被人夺去权柄,万一有所危殆,虽悔无及。”

主张归附刘秀者有之,曰:“谶书皆云,刘秀当为天子。此天命也。就人事而言,今称帝者数人,而刘秀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观天命而察人事,刘秀必有天下,可以归身,不可与争。”

两派意见争执不下,谁也不肯服谁,最终只能交由窦融裁定。

还是那句话,窦融打仗不行,形势却看得极准,毅然决策东向,效忠洛阳。建武五年夏,窦融遣使者刘钧前往洛阳,奉书献马。

历史的巧合,有时近乎蓄意的编造。适逢刘秀也派遣使者前往河西招安窦融,竟然无巧不巧,和刘钧在路上碰到,使者顺势将刘钧领回洛阳。刘秀接见刘钧,欢甚,封窦融为凉州牧,赐黄金二百斤,又亲修玺书一封,命刘钧携归河西,面交窦融。

刘秀此次赐窦融之玺书,帝王之气更盛,书曰:

制诏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窦融:使者刘钧所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朝廷诸事,具刘钧所见,将军所知。今益州有公孙述,天水有隗将军,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将军门下,必有劝将军效法尉佗者。王者迭兴,千载一会,将军如欲鼎足三分,合纵连横,当早做决定。吾与尔绝域远隔,非相吞之国。今以黄金二百斤赐将军,便宜辄言。

刘秀玺书既至,河西大惊,刘秀竟能明见于万里之外,直接举出尉佗之名,一语道破众人隐情。窦融于是修书刘秀,极表忠诚,又遣弟弟窦友入洛阳为人质,以示效用。

刘秀大喜,再赐窦融一份特殊的国礼——司马迁《史记》之《五宗世家》、《外戚世家》、《魏其侯列传》。

《五宗世家》,述汉景帝诸子,即窦太后之孙也,刘秀六世祖长沙定王刘发也在其中;《外戚世家》,载有窦太后、窦太后之兄窦长君、窦太后之弟窦广国(窦融七世祖)生平;《魏其侯列传》,载窦太后之侄窦婴事迹。

刘秀选此国礼,一以主动和窦融攀七世远亲之谊,二以追念窦融的祖先,褒奖窦氏昔日功勋,寄“述往事,思来者”之意。

窦融受此国礼,感动不言而喻,归附之心愈固,河西自此始为刘秀所用。

刘秀先断了隗嚣的退路,再抄了隗嚣的后路,而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刘秀和隗嚣的蜜月即将走到尽头。

对于隗嚣,能够和平解决当然最好。因此,刘秀遣来歙出使隗嚣之时,便命来歙劝隗嚣尽早入朝,并许以重爵。刘秀的意思是,隗嚣只要肯来洛阳,大可以高官厚禄养起来,从而不战而收人之兵。

隗嚣当然明白,入洛阳容易,出洛阳难,兼以观望之心不死,一再上书刘秀,自谦功德,百般推诿,说什么也不肯离开陇西老巢。

建武五年(公元二十九年)年末,刘永、彭宠之辈皆已破灭,东方大体平定,刘秀于是命来歙旧事重提,再催隗嚣入朝。

眼看刘秀日益强大,隗嚣也开始着慌,刘秀一旦从东方腾出手来,下一个被收拾的就该是他了。究竟是选择合作还是选择对抗,隗嚣犹豫不决,聚众相商。

文士和武将各为一派,态度截然相反,文士欲安,武将欲战。

两派的分歧,核心便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古老的义利之辩。

文士以申屠刚、郑兴、杜林、班彪为代表,对隗嚣大讲道义:“你的西州大将军之号,是刘秀册封的。要不你当初就不接受册封,既然接受了册封,那就君臣名分已定。刘秀是君,将军是臣。

“将军不妨再想,刘秀对你怎么样?报以殊礼,言则称字,用敌国之仪,慰藉良厚。刘秀麾下功臣那么多,谁能有你这待遇?

“刘秀多次赐你玺书,一再许诺,愿与你同享富贵,绝不相欺。布衣百姓,尚且知道一诺千金,更何况当今天子!你究竟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你莫非是想自立为王,和刘秀对着干?那你就是乱臣贼子,不论成败,史书都是要骂你的。告诉你,史书就是我们这些人写的,你怕不怕?”

武将以王元、王捷、王遵、杨广、周宗为代表,对隗嚣大讲利害:“当初刘玄称帝,大家都说他就是真命天子,和现在大家说刘秀一样。结果呢?大王投奔刘玄,差点连命都丢了。可见,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能靠神仙皇帝。

“如今南有公孙述,北有刘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谁敢保证刘秀就真的能统一天下?谁又敢保证,刘秀的下场不会和刘玄一样,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陇西完富,士马最强。为大王计,上策是立即发兵,北收上郡、西河,东收关中三辅,尽占秦国故地,依山为坚,带河为固,足可立于不败,与东方周旋相拒。”

言至激愤处,王元如有神助,灵感迸发,脱口说出一句千古豪语,曰:“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王元豪语一出,武将们如同打了鸡血,手舞足蹈,兴奋得不行,仿佛已然梦回战国,而他们就是强秦,正扼守函谷关,独敌东方六国,高兴就闭关一统,嫌闷就开关延敌。然而,武将们兴奋劲过后,却又感觉怅然。王元的豪语固然听来很爽,但终究好比叉腰骂娘,徒过嘴上干瘾,其实与敌无伤。

隗嚣还算冷静,听完王元的豪语,不禁暗暗摇头。“拿一颗泥丸封住函谷关”——这话在文学上或有修辞价值,在军事上却毫无操作价值。

王元见隗嚣不动声色,也知道自己吹得有点大,于是又道:“大王若计不及此,且蓄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犹足以霸。总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还与蚯蚓相同。”

阅读嗜血的皇冠:大结局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