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第24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7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

讲解:少阴病下利脉微与白通汤,与上条相同,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后世注家均认为非药不对证,乃是里寒太盛,不受热药,而生格拒,当加入大寒之猪胆汁、人尿,使热药寒用,胃可受纳,实误也。白通汤证未言“脉微”,此处脉微,不当服白通汤,服之为逆,非但下利不止,且现逆证。脉微说明津液已虚,不可发汗,若以葱白发汗,津液虚极,而成阴寒重证,故与白通汤为误治,厥逆无脉,为虚脱症状,绝非“格拒不受”可以解释,本方亦不对证,恐当为后文“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以复通其脉,不可再以白通发汗。灯欲灭而焰反张,此为常理,脉理亦同:暴出者为虚极暴脱之脉,虽脉出,但必无后继,若脉一点点回复,为生气欲复之象。

虚寒至极,去寒复阳,必倚附子、干姜而为功,白通汤中干姜、附子用量轻于四逆汤,更远不及通脉四逆汤,证已厥逆无脉,仅用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焉能复之?猪胆汁味苦,有亢奋作用,人尿可治一时之虚脱,妇人产后昏迷常以童子尿灌服可证,且人尿中含少量激素,概可起到兴奋作用,此点待考。

316鄙僖醪。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切)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欬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讲解:文中“或下利”与上句“自下利”重复,根据文意,当改为“或不下利”。里有停水,小便不利,无论太阳、少阴,小便不利,表证难解。二三日不已,指服过麻黄附子甘草汤,未利小便而病不已。少阴病小便不利而内有水气,至四五日传里,而为太阴少阴并病,必腹痛,下利,以求水去。四肢疼痛为表证未解,沉重为里有湿,水气射肺则咳,小便通利,水液由前阴而走则不下利,水饮上犯则呕。无论或然证的有无,只要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便可使用真武汤,一去水气,一解表邪。

方中附子温里去寒,苓术利水,生姜止呕,芍药缓其腹痛,方后加减亦为后人附会,当不为仲景原文。

317鄙僖醪。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讲解:少阴病传里转属太阴,虚寒已极,食谷不化,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指下文症状而言: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为外热。里虚寒危重证时常有此现象,一点浮阳越于外,一派沉寒凝于里。寒气刺激胃肠则腹痛,水饮上逆则干呕,下利伤阴太重则咽痛,津液枯竭,无物可下亦无物充于脉道,则利止脉不出,为极寒虚候,虚脱之象,必须以通脉四逆汤复通其脉,亦可说明第315条当用此方加减。

本方用药与四逆汤相同,但加大附子、干姜的用量。附子小者数钱,大者可重达两余,干姜加至三两,若是强人,还应加重干姜用量,可达18克,以增强温中去寒亢奋机能之作用。方中为何不用人参?因人参性偏凉,于此机能沉衰之证万万不可用,现人多迷信于独参汤,往往服后形成坏证,以致死亡。方后加减亦不足信,如其言“面色赤者,加葱九茎”,此时若再用大剂葱白发汗,无异于速其死亡。

318鄙僖醪。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讲解:此病乃少阳证,少阳胸胁苦满,心下闭塞,阳气被郁,亦见四逆、咳、悸、小便不利、腹中痛、下利等症状,但其下利必为热利。本病很多症状看似阴证,故列于少阴篇中,与真武汤证等加以鉴别。

本方临床常用,多有心下急,郁郁微烦症状,与大柴胡汤证不同,本证没有呕吐,故去半夏、生姜,少阳不可下而去大黄,余皆与大柴胡汤证相仿,虽名为四逆散,但气机闭塞甚者才见四逆,不是必然症状,反以下利、腹痛为最常见症状。临证治疗肝病,常以本方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肝区痛者加桔梗、郁金,肝功异常者加丹参、茵陈。

319鄙僖醪。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讲解:本病亦非少阴病,小便不利,水谷不别,而下利,水饮留聚,上逆则咳而呕,水郁化热,灼津则渴,扰心则心烦不得眠,以猪苓汤利尿去热。

临床猪苓汤常用于小便不利而致炎性病之机转,如治疗泌尿系感染,可以本方加生薏苡仁、大黄。

320鄙僖醪。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少阴病一般传里而为太阴病,但亦有传阳明者,少阴津液本虚,传入阳明化热,以致津液枯竭,而口燥咽干,大便燥结,应以大承气汤急下之,以防津液虚极,恶证蜂起,无可措手。

321鄙僖醪。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玉函经》中“可下之”作“急下之”,当是。清,古作“圊”,如厕意。自下利而排出水,水色青褐、混浊,其味臭秽不堪,心下痛证其结实已成,实结于中而迫津自旁外流,结者自结,流者自流,吴又可称其为“热结旁流”,津液亏少而口干舌燥,应以大承气汤急下之。本病病形虽似少阴,但实为瘟疫之类,发展迅速,亦是危候。

322鄙僖醪。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讲解:少阴病,腹胀六七日不大便,定为里已结实,转属阳明,应以大承气汤急下之。若本病见于阳明病,仅是不大便,而无汗出、谵语等外证,不可用大承气汤攻下。但由少阴转属,不可轻视,急当攻下,冀可速治。

323鄙僖醪。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讲解:少阴病,脉沉为在里,且《金匮要略》言:“脉沉者,当责有水”,故前文第301条脉沉不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而易甘草为细辛,即赖其逐水而解表。少阴病已,然里有水饮,多易转为太阴病,而作吐利,脉微欲绝,故稍见脉沉之一端,当急温之,以四逆汤救里,防其病进。

324鄙僖醪。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讲解:本病仅是具有少阴病手足寒、脉弦迟等外观。胃中停水,水逆于上则饮食不纳而欲吐,心中愠愠发烦,欲吐而复不能吐。始得病,脉弦主饮,迟主寒,寒饮阻碍阳气不得旁达则手足寒,里有寒饮而上冲则胸中实。因其有吐之趋势,因势利导,可吐之,而不可下。因何言其非少阴病,因吐剂瓜蒂散攻实,不可用于真正里虚之证。膈上,即胃有寒饮,水逆不甚则仅作干呕而不吐,未见吐势,而不可涌吐,里有寒水,当温之,宜四逆汤。

本条即鉴别胸中实之瓜蒂散证与胃虚有寒饮之四逆汤证,二者一虚一实,不可辨错。

325鄙僖醪。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讲解:本条承接第315条白通汤证而来。脉微为亡津液,涩为血液虚,少阴病下利而津血俱不足,不可发汗,为何津血俱少?因其下利,且呕且汗出,津液无处不失,故脉微涩,虚极失其收涩,故大便频数,但津液已枯,无物可泄,故不会泄下无度。“当温其上,灸之”一句,后世注家多认为百会居巅顶,为至高至上之穴,当灸此穴,误也。津液虚衰治分二途:一者有热,或以大承气汤攻之,或以白虎加人参汤清之;二者胃虚,不能生津化液,以四逆汤温胃。“温其上”者,源于前文第159条所言治利之法,相对于涩肠、利小便之法而言,胃居其上,故称温胃为“温其上”,若灸之,当选具有温胃作用之足三里穴。本条亦可证明第315条以白通汤治之为误。

少阴病小结

少阴病历来未有人称其为表证,但其属表,于“二三日,无里证”便可确知。太阳病其人不虚,在表与病邪抵抗时间明显长于少阴,多于七八日传入阳明之里,甚则十余日,亦有不传之可能;少阴病津液、血液皆虚,在表时间短,二三日则传里而为太阴病。少阴本虚,传入太阴则吐利更虚,故太阴病危候多列于本篇讨论。胃肠素热者,亦可有少阴传里而为阳明病,故出三急下证,传入半表半里多为厥阴病,但亦有传入少阳而作咽痛证者。

阅读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