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平后,在姚广孝的建议下,朱棣决定再次出兵】
【二月十六,朱棣出发,三月二十日,燕军探知盛庸部在夹河(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附近)两日后燕军进兵夹河】
【双方大战一场,杀伤相当,但燕军损失了大将谭渊】
【三月二十三日,双方再次大战,这时突然刮起了东北风,南军顶着风沙根本无法作战,燕军则乘着风越战越勇,盛庸损失了数万人后退回德州】
【朱允炆收到战败的消息后,又罢免了他亲爱的臣子,但实际上是让他们去各地募兵,因为这次大败后,燕军又获得了战场主动,南军已经不够用了】
大明洪武十一年
众人们议论纷纷,怎么又刮起大风了?难道燕王真的有天命吗?
朱标和朱元璋两个人则在悄悄交谈,他们两个当然能看出来,似乎武将勋贵势力在帮助燕王啊。
仗打到现在,只有平安盛庸等人一直在奋战,其他人要么投降,要么送菜,大明看样子是出了大问题,文武分裂了呀。
而且这个朱允炆总算有点脑子了,看出了不对,不然不会让自已最信任的臣子去募兵,要知道以大明的体量拉出百万大军都是有可能的,这才损失多少人。
【击败盛庸后,朱棣进军真定,通过诱敌之计吸引吴杰平安等人主动来攻,闰三月初九,两军于藳城交战】
【起初,因为南军军械齐全,造成了燕军很大损失,朱棣整顿军队后,决定次日再战】
【次日,两军再次交战。在战斗中突然又刮起了猛烈的大风,南军难以抵挡再次大败而去。燕军斩首六万余级,吴杰、平安等将逃回真定,坚守不出】
朱樉看到这目瞪口呆,本来想狠狠的捶两下自已的四弟,但下意识又放下了手。
这是有什么人在做法吧,我要是得罪四弟,不会哪天被大风刮走吧?
朱棣并没有太多惊讶,战场上打赢了,说什么的都有,难不成我真会召唤狂风吗?或者有人真的能召唤陨石?
而底下的勋贵则在商量,燕王最后到底会怎么赢?都是名将,他们对战争进程也很感兴趣。
徐达不用多说,他很轻易就能看出,燕军难以攻城,一方面是人数少,另一方面是远处作战没有攻城器械。
这样一直打,哪怕有人投降,也无法真正控制这些城池,面对那些坚城,更是拿不下来,只能任由其当钉子。
耿炳文也是完全想不懂,因为他善于守城,所以他想的是将平安等人调到关键城池中一直死守,这样朱棣根本不可能再前进一步。
所以朱允炆他们到底怎么干的?这么大的优势是怎么输的?
【朱棣面前暂时没有值得一战的对手了,他一路南下,先后经过顺德、广平、大名,诸郡县望风而降】
【皇帝朱允炆也慌了,不过他却收到了朱棣的信,“奸臣窜逐而其计实行,不敢撤兵”,朱棣意思就是,侄子你虽然把奸臣踢走了,但还在用他们的谋划,我不敢撤军啊】
【朱棣强调了一波自已起兵的合法性,还为自已继续进军找了借口,而朱允文和剩下的方孝孺仔细商量了一下,制定了新的计划】
【一方面进行和谈,扰乱燕军的军心,另一方面就是个缓兵之计,转移朱棣的注意力,暗地里联系辽东军马夹击】
朱元璋看到这个谋划,也是点了点头,这回的计还差不多,实行的好的话,可以重新掌握战略主动
【于是四月朱允炆令大理寺少卿薛嵓去见朱棣,并让他秘密在军中散布相关消息。薛嵓见到朱棣后,说:“朝廷言殿下旦释甲,暮即旋师。”】
【朱棣对此表示,这句话连三岁小孩都骗不到,同时他也得到了消息,盛庸、吴杰、平安等人分兵骚扰燕军粮道】
【谈判破裂之后,朱棣打算给自已的小侄子一点颜色瞧瞧。六月十五日,燕军瞒过南军到达沛县,成功焚烧大量南军粮船,粮食损失数百万石,京师大震,德州陷入窘境】
【双方再次你来我往,七月,燕军进攻彰德,林县投降。七月初十,平安趁后方空虚攻北平,朱高炽固守,朱棣分兵回援。九月十八日,平安战不利,退回真定】
【七月十五日,盛庸令大同守将房昭进军紫荆关威胁保定,给予北平压力,朱棣只得回兵救援。随后朱棣分兵守保定,并包围房昭山寨】
【十月初二,燕军与真定援兵和房昭军决战,在朱棣的指挥下再次击溃对方,房昭退回大同。十月二十四日,燕军回到北平。之后又击败了袭永平的辽东敌军】
“果然啊,又陷入僵持了,燕王凭借野战之利暂时获得上风,可再难有所进了。”
汤和摇了摇头,仗打到现在就是个烂账,谁都不能再进一步,而燕王本钱小,撑不到最后的。
徐达在军事上和汤和是同样的看法,但明悉政治的他知道,还有另外一种打破局面的方法。
他小声说道:“燕王可以一路南下,全力进攻京城。”
“老徐,你这不是胡扯吗?屁股不要了?要能攻下京城,所需的兵马可不是一两万,人吃马嚼的,没有安稳的粮道咋办?”
“不需要灭国,只需要灭人。”
这话一出,汤和瞬间就明白了,只是争夺皇位而已,重要的是那个人,而不是去占领一座座城。
【虽然朱棣屡战屡胜,但燕军的弱点也暴露出来,那就是人数实在太少了,无法分兵控制所占之地,往往只能选择放弃,完全控制的也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阅读天幕:开局盘点历朝太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