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这边说一下,我这本小说之前没有详细标注年号多少多少年,而是采用了某一个时期。实在是因为精确到具体哪年份,各个官员的调动以及历史变化都太精确了,有些史料根本很难找,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搞,对不起了。
一般的话李渊那边就是武德八年左右,李世民那边就是贞观元年一年这样,赵匡胤那边是开宝六年左右,赵光义是雍熙四年,就不水了,后面会尽量写详细,谢谢大家了,微臣拜谢诸位王上)
…………
【赵光义本人还十分喜爱诗词文化,开创了升平诗歌,在皇族和大臣中十分流行】
【因为他本人喜爱诗赋,手下都投其所好,大力发展宋朝的文化事业,文人们更是以写诗写词为豪,宋词的繁荣由此开始,和唐诗一并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巅峰】
【对于书法,赵光义更是十分喜爱,他善长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特别善于写飞白体,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正是由赵光义亲自题写的】
大唐天宝元年
此时李白供奉翰林,专门给唐玄宗写诗娱乐。
唐玄宗看见天幕后就邀请诸位大臣一同观看,顺便开启了宴会。
“诸位爱卿可曾看见,我唐诗成为了文化上的巅峰啊,实在是妙。”
“这多亏了太宗皇帝将诗赋纳入了科举,朕有个想法,今后要鼓励士子们多多写词,这样我唐词定能压那宋词一头。”
一位大臣当即开口说道。
“词乃是艳科,实在低俗,怎么能让大家写词呢?只有天幕上的宋朝对外软弱才能写出婉转无力的词。”
(诗词其实都在唐代就出现了,只不过那时的人认为词只能描写一些艳情,所以看不上,一直到宋代的苏轼对词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变,才转变这种观点)
唐玄宗看向李白,把他喊到众人面前。
“那我们写壮丽的词不就行了,来,让我们的谪仙人露一手。”
很多官员都对李白这个凭借诗词讨好圣人的家伙怨恨,现在看到他又出风头,恨不得当即离开宴会。
李白之前辗转多地,只希望能得到伯乐的赏识,终于被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引荐到皇帝面前,现在是他最风光的时候。
“诸位噤声,且听我吟来。”
…………
【赵光义还对宗教进行了扶持和管理,面对道教和佛教采取了各种措施】
【对于道教,宋太祖过去就常与道士来往,夺取皇位时利用"符命“为其制造舆论。特别是华山道士陈抟,在这方面给了他很大帮助】
【太祖还亲自召见当时著名道士王昭素等人,并登门请教"治世养生之术",赏赐他们封号财物】
【他还召集京师道士考核他们专业,斥退其中品学不良者,又整顿了自汉以来道教的种种陋习】
【赵光义上位后更加频繁的召见道徒,他还尤其对黄白等术感兴趣(黄白之术类似于炼金术,那时候人们认为通过特殊的方法,可以召唤鬼神来帮助他们将铅汞等变成黄金)】
【在赵光义统治时期,陈抟,丁少微,王怀隐,陈利用等人均曾受到尊宠。同时他下令兴建宫观,积极搜集道书,命人校正,删去重复部分,共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赏赐给各个宫观】
【对于黄老之道赵光义也非常赞赏。曾说过:“清静致治,黄老之深旨也。夫万务自有为以至无为,无为之道,联当力行之。”】
【而有一位道士对赵光义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就是张守真】
【张守真宣扬“黑杀将军”降世,作为可以沟通神的他,可以预知福祸,宋太祖将他找来,想亲自验证】
【结果他来了一句,“晋王有仁心”,太祖大怒想杀他,结果第二天就死了,赵光义上位后对他多加恩宠,还花巨资在终南山给他修建了太平宫】
(这件事记载挺离谱的,宋代官方记录,民间野史,还有道家记载都不一样,感兴趣的兄弟们可以去看一下)
【奇异的是,在这之后赵光义禁止他在说降神的事,但是死之前又把他找来,结果降神失败,而张守真一回到太平宫就死了,赵光义也在几日后去世】
西汉汉二年(汉初没年号,一直到汉武帝才有)
刘邦虽然当了皇帝,但他还是一副混混样子,时不时就和自已的那些狐朋狗友们大吃大喝,高兴了还会唱歌跳舞。
“这姓赵的纯属放屁,乃公一看就知道这是吹出来的,糊弄黎民百姓的。”
(我知道你想说黔首,这个只属于秦朝的称呼,因为秦尚黑,平民常以黑巾裹头,而刘邦尚红,我大汉怎么能用暴秦的称呼呢)?(? ? ?)
孙叔通虽然不是一个传统的腐儒,但他觉得话不能这么绝对。
“陛下,如今天幕神迹出现,说不定真的有鬼神。”
“天幕要是夸我,那他就是个神迹,要是骂我那就是个屁,再说了,就在天上放着,谁知道是神是鬼?”
“这……”
“这什么这,乃公是赤帝之子,你能有我懂,滚一边去。”
几个儒生想劝谏,你都当皇帝了,怎么还这么粗鄙?但是又害怕沛县黑帮的铁拳,也只能沉默不声了。
【相比于道教有些合作者的意味,对于佛教,赵光义更显虔诚】
【他继位的第一年,就剃度僧尼17万余人。在位期间,大建佛寺,在五台山、峨嵋山、天台山等地建造了大量寺院】
【敕令内待张廷训主持重修五台山上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等十所佛寺,在真容院铸造了金铜文殊像】
【同年又铸造一尊重达62吨的普贤菩萨铜像,供奉于白水寺,(现在的万年寺)】
【赵光义曾三次大规模下诏普度,号召平民出家为僧,受他敬佛的影响,大量皇族信佛并出家为僧,其中还有他的女儿】
【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中断了170年之久的佛经翻译工作,大量西域天竺的僧人来到汉地,很多人都在译经院帮翻译过经文】
【虽然赵光义对佛教礼敬,但对于佛教的发展始终保持着警惕,他严格执行唐代的“度牒”制度,控制僧尼人数,同时下令限制寺院规模大小】
【而道教也在扶持下,改变了长久动乱之中文献遗失,宫观损坏,道人离散的局面,重新兴盛起来】
(似乎近些年来,网络上对于佛道有很多争论,所以关于这方面我也多详细写了些,赵光义本人可能什么也不信,只是为了用宗教稳固统治罢了)
阅读天幕:开局盘点历朝太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