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第四百六十一章:西北之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嘉峪关之中,王阳明坐在主位之上,看着安国和阿勒楚博罗特一同押着满速儿走了进来。

安国拱手行礼后汇报道:“禀告王大人,末将幸不辱命,与阿勒楚博罗特联手,擒获吐鲁番汗·满速儿!”

“辛苦了!”

王阳明微笑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满速儿后,平和的说道:“等另外一路战事完结,本官会如实上报朝廷,各位将军的奖赏不会少的。”

“多谢王大人!”安国等人心中一喜,再次拱手致谢。

等众人出去后,王阳明特地留下了向大年,询问起他关于战场的各项事宜来。

待向大年一一作答之后,王阳明才说道:“鉴于此次战役的大获全胜,本官特命你携捷报返京,以呈御览,向陛下禀明战果。你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就出发。”

向大年听闻此言,明白这是王阳明照顾自己,当即半跪在地感激的说道:“末将多谢王大人!”

“代本官向欧大人问好。”王阳明笑了笑,温和的说道。

“是!”

第二日,天微微亮,向大年便领着五百骑兵,押解满速儿朝着京城进发。

此番行程逾三千里之遥,向大年一行人于十月中旬自嘉峪关启程,遵循白日疾行、夜幕休憩之规,除非遭遇极端恶劣之天候,否则绝不稍停,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走了一个多月才到京城。

欧藏华提前好几天就知道了向大年回来,所以他带领着锦衣卫,早早就来到了京城郊外,看到向大年一行人在京营的护送下靠近时,他不禁迎了上去。

“大师兄,我回来了!”向大年看着自家师兄,忍不住热泪盈眶。

“好小子!”欧藏华笑着拍了拍师弟的肩膀,微笑着说道:“你做的很好,没给师父、师兄丢脸。”

说着,欧藏华便让开了路,鼓励道:“去吧!将捷报通报全城。”

“是!”

向大年应了一声,指挥着部下将满速儿转交给锦衣卫,然后点了两位心腹,三人翻身上马,高举红色露布,朝着永定门飞奔而去。

向大年深吸一口气,运起内力大喊道:

“恭贺陛下,西北大捷!”

“甘肃巡抚王守仁,大破吐鲁番,追敌一千里,收复哈密卫、玉门关!”

“大明威武!明军威武!”

永定门守将提前收到了消息,自然不会阻拦,还组织出入京城的百姓往两边靠,把道路让出来。

向大年一边骑马飞奔,一边朗声大喊的穿过正阳门大街。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听闻此言,都露出了惊喜的神情,不少人开始询问身边的读书人,哈密卫在哪,玉门关是不是唐朝诗人写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那个地方。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大家都开心的大笑出来,能够收复汉唐故土,当浮一大白!

乾清宫中,正与内阁商讨家国大事的正德皇帝也得到了消息,忍不住笑着看向费宏问道:“费卿,朕与太宗皇帝相比,还差几何?”

费宏当即拱手恭贺道:“陛下武功卓越,稍逊于太宗皇帝。”

“哈哈哈诶.”

正德皇帝开心大笑,接着表情一僵,摸了摸下巴说道:“费卿的意思是,朕的文治还差很多是吧?”

费宏抬头看了一眼正德皇帝,没有正面回答:“太宗皇帝有黑衣宰相、有三杨、有解缙。”

“费卿何必厚此薄彼呢?”正德皇帝乐呵呵的说道:“朕有李东阳,有杨卿、费卿、欧卿,还有杨慎现在又有了王守仁,不比太宗皇帝的文臣弱。甚至可以说,还要略强一分。”

费宏听闻此言微微一愣,没想到正德皇帝心中居然这么看重自己。

“不过太宗皇帝还有七下西洋和《永乐大典》,朕不及也。不过朕正值壮年,还有很多时日准备,将来超越太宗,也不是没可能。”

正德皇帝说着,看向费宏继续道:“还请费卿助朕啊!”

“臣定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费宏言语中带着几分感动的说道。

“甚好!对了”

正德皇帝又补充道:“江西那边传来了消息,经过江西巡抚孙燧和江西按察使周轸的调查,确有一伙贼寇在饶州作乱,破坏了费卿的宅子,朕昨日已传令孙燧,调南昌卫灭之。”

“臣多谢陛下!”费宏听闻此言,当即拱手致谢。

正德皇帝笑了笑,恰在此时,一宦官手捧捷报步入,恭敬呈上,张永上前接过捷报,确认没有危险,才双手奉上。

皇帝接过捷报,缓缓展开细阅,其内容与先前锦衣卫通过飞鸽所传之消息相吻合,只不过此番捷报所述更为详尽,诸多细节跃然纸上。

“好啊!真可谓一战定乾坤!”

正德皇帝将捷报递给了费宏,认真的说道:“王守仁这一战,算是把吐鲁番打趴下了,朕不打算再册封什么哈密忠顺王,直接由甘肃布政使司管辖,重建赤金城、敦煌城、玉门关,将西北防线往外推一千里!至于罕东卫,便更名为瓜州城吧!”

费宏看完捷报,心中不禁感慨,国朝何其幸运,有了欧藏华这么一位奇才就算了,现在又多出了一个王守仁。

闻听皇帝之言,费宏沉思片刻,开口道:“陛下胸怀鸿鹄之志,臣倍感振奋。然而当前国朝正致力于辽东的建设,国库负担已颇为沉重,恐怕难以兼顾如此众多的工程。而且西北不比辽东,距离京城更远,当地人口亦不多。此事还需审慎筹划、细细筹谋。”

正德皇帝神色一暗,忍不住叹了口气,询问道:“费卿啊,西北之地曾经有丝绸之路,在汉唐时期很是繁华,怎么到了我朝,就荒芜了呢?”

费宏顿时来劲儿,立马开始给正德皇帝讲起课来。

丝绸之路能够成型,离不开当地人员的支持,只有人口上去了,才能创造经济价值。

汉武帝时期,位于河西走廊的凉州八郡共有人口一百余万,其中人口最少的敦煌郡都有三万余人。

唐贞观时期,主要管辖河西走廊的陇右道共有人口十九万余,到开元时期则增长到五十五万余。

可到了明洪武时期,冯胜和傅友德西征军打下河西走廊时,全境都只找到三万人口,其中甘州甚至只剩下八百余户。

这还打个鸡毛?

不说后勤,连个翻译都不好找。

为何明初时期,西北人口这么少呢?

自蒙古崛起,其铁蹄不断南踏,猛烈冲击着盘踞于河西走廊的西夏政权。

在消灭西夏之时,蒙古更是对西夏皇族几乎赶尽杀绝,都城兴庆府亦惨遭血洗,悲凉之景,难以言表。

而后,在蒙古征服金国的战役中,蒙古铁骑所到之处,城池屡遭屠戮,关中与华北之地的人口与经济皆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几乎化为废墟。

之后到了元朝中期,两都之战又起,烽火连天,西北与华北再次遭受战乱的肆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再加上数次天灾,大量人口转移出去。

两百年这么折腾下来,还能剩下几万人口,已经不易了。

后面明太祖为了尽快恢复人口,开始了洪武大移民,比如陕西地区的人口组成,除了当地征募的土著、以及故元降附的士卒外,更多的时随军征战的明军将士。

这一政策既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荒芜的问题,又缓解了另一些地方人口稠密、土地有限的矛盾,使得明初的国家实力得以迅速恢复,从而为永乐皇帝南征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xiakexs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